五卅运动把全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但也使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五卅运动后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动摇妥协,工人阶级陷于孤立境地。只有农民斗争的奋起,才是国民革命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党的“四大”肯定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中共中央不仅给河南派来许多党的干部,开展革命工作,而且把发动农民运动,建立农村党组织,作为一项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内容。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共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根据扩大会议的要求,中共豫陕区委建立。11月,中共豫陕区委派农运负责人萧人鹄,以广州国民政府河南特派员的名义来杞县开展豫东农民运动。他来睢县前,在杞县甲种农校认识郭景尧。这时,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郭景尧,毅然放弃自己的学业,作为向导,把萧人鹄领到雎县,帮助萧人鹄先后在郭河、张奶奶庙、姬房李、杜土楼、罗庄等村举办了平民夜校。又帮助萧人鹄结识了辛亥革命时期的老同盟会员苗铁峰。在苗铁峰的家乡苗楼组织了读书会,启发贫雇农和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的觉悟,传播革命思想。郭河村青年农民因先前已受过郭景尧革命思想的熏陶,又通过平民夜校的学习,一部分青年思想进步很快,郭景尧、萧人鹄先后介绍郭庭襄、郭庭相、郭永祥、郭桂卿、秦克信、秦广礼、秦广元、秦广道、秦广林、朱才焕、朱才龙、孟昭轩等12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经上级批准,建立了睢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睢县郭河村支部,支部书记郭庭襄。该支部是党在商丘农村建立的第一个支部,拉开了党在农村建立党组织的序幕。
1926年11月,中共豫区工委派于秀民到睢县开展工作。于秀民在萧人鸪、郭景尧的帮助下,又先后在李康河、阎土楼、城内、苗楼建立了4个党支部,加上郭河村支部,党员已达40余名。1927年3月初,报经中共许昌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中共睢县地方执行委员会(6月改称中共睢县县委)建立,书记于秀民、组织委员李西峰、宣传委员阎慎予。这也是商丘建立的第一县级党组织。
中共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技术支持:商丘亿博网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