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史编研工作
夏邑党史研究室主任 张武剑
内容提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党史学本身就属于哲学社会科学范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是我们党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试图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党史工作的发展谈一些浅薄的看法。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总指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我们锻炼党性、提高修养、增长本领的重要契机。作为党史工作部门,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史编研工作,需要全面思考党史工作,全面加强党史工作。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党史工作的重要意义。
从党史角度来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开展党史工作、发展党史事业、发挥资政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党史研究工作的创新性。新时期,做好胡锦涛总书记为党史工作提出的“三个结合”、“三个服务”,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从探索党的建设的科学规律的角度,实现科学治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史工作的地位日益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以科学发展观谋划党史工作,逐渐成为我们党治史工作日益走向正规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标志。我们要在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党史工作,理解党史工作的使命,理解党史工作的现在和未来。二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党史研究工作的客观性。广大党史工作者要站在维护党和人民根本利益、促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始终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警惕和抵制歪曲党的历史的错误思想和做法,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党史正本的编写,坚持一切从历史实际出发,在“实事”的基础上“求是”,真正把握历史规律,使党史研究的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三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党史研究工作的全面性。党史事业必须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意义的最高价值和根本要求。党史事业的全面性,就是既要重视历史问题研究,又要重视现实情况研究;既要重视资政问题研究,又要重视育人问题研究;既要重视研究成果,又要重视成果转化;既要重视党内重大问题,又要重视基层问题研究;既要重视正确成功经验的研究,又要重视反面失败教训的研究。党史事业的协调性,就是要处理好资政与育人的关系,修史与资政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研究历史与服务现实的关系。党史事业的可持续性,就是党史研究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坚持社会效益与学术价值统一。四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党史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党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完整的系统,包括党史研究、党史宣传、资料征集、人才队伍等方面,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这就要求我们在党史工作各个方面充分做到统筹兼顾,推动党史工作协调发展。
二、如何用科学发展观解读党史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史工作的科学发展观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党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人才发展。我们要不断满足党史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党史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党史办要从精神物质上给以干部以满足,让人有一种从事党史工作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不断更新改善人才培养的机制和环境,促进党史工作者在岗成材,让社会看好党史,让党史工作者有成就感和荣誉感;一句话就是:要用最优秀的人来办党史,要把党史人变得更优秀。二是事业发展。不断地完善管理机制,合理配置促进事业发展的政治经济市场要素,运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促进社会办党史,不断扩充在文化市场的占有份额,保持党史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三是效益发展。通过人的发展和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两个效益双丰收,不断扩大党史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以此反哺社会,服务于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如何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党史工作。
目前来讲,党史工作在社会上算是较薄弱的一项工作。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党史工作的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我们的思想,考虑党史工作的发展。一是从“弱势群体论”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党史工作的重要性和所处的强势地位。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党史事业单位从经营角度上看都属于弱势群体,主要表现在生存、发展举步维艰,大家觉得缺人才、缺资金、缺事业发展的资源要素。而实际上我们这个行业既代表党委又代表政府,征集党的家史,发布政府公报(年鉴),是大家公认的党委、政府官书编纂部门,其出版物具有特别的权威性。从某种角度说也就是党委政府的代言人。二是从“弱势职能论”中解脱出来,科学定位我们党史部门的职能。长期以来大家总认为党史部门没有一个完整的职能定位,没有赋予更多的刚性的执法职能,无权无职也无责,国务院虽然出台了地方志管理条例,但对史志部门的职能和权利的规定依然模糊不清,缺乏操作性和行政约束力。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国务院的条例还清晰点、赋予的权力还大一点、力度更强一点又能怎么样?我们所处的执法客体太模糊,执法面太窄。杀鸡不需用牛刀,那肯定也无所作为。所以来争论“弱势职能”的问题毫无意义。我们的主要职能不是去执法而是在条例的框架体系的规范下做好自己 “存史、资政、育人” 的文章,不重“执法”而重“执事”,不在于社会管理而在于经营好自己。所以,如何存史就成了我们最需要做好的大文章,是我们党史部门的最大职能和光荣使命。三是从传统的“生存发展的梯级论”中解脱出来,科学把握行业运作的发展方程式。党史办系统有些行话就代表了这种观念,有的说“人都养不活还编书?”,“政府给钱我就干,没钱不干事”, “政府出钱编书我就卖书”等等,类似这样的言论多得是,做法也是如此。仔细分析,大家就可能犯了个逻辑错误或是丧失了追求事业发展的斗志,认为只有先“生存”然后才“发展”。这样往往就走入了“有钱就编书,没钱就等输”的死胡同被动局面,常常演绎着“编书难”、“卖书难”、“过日子更难”的可怕故事。主任们被折磨得要死,大家都说没奔头。而实际上就只有发展才能求生存,主动出击才能赢得先机。没有钱我们先做事,把事做好了不愁没钱来!你能够运作出经济效益,就等于社会认可了你,也就有了社会效益。所以我们不能叫着“生存”去等死,搁着“发展”谈生存。四是从“文化弱势影响论”中解脱出来,寻求合理的社会定位。党史行业的社会影响不大,生存、发展状态不佳,赖以生存的社会资源少,行业地位低下,大家都把它归纳为党史文化弱势影响力。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们的书籍发行面对的只是官方层次,每次发行仅限科局、乡镇政府或政府官员,没有民间层次,似与民众无关;二是生产的文化产品档次质量不高,资料征集性的多,编研性的少,缺乏可读性和功能性;三是有偿性发行扼制了党史文化的传播。所以我们认为党史行业大有潜力可挖,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十分看好。
四、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党史工作。
大多数人认为,党史工作是一项枯燥乏味,缺乏机动性、灵活性,又与现实联系不太紧密的工作。那么,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让党史接近群众,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创新。一是注重立项创新。党史工作的现实需要让我们有更多的项目选题,在更多的书籍编研项目中精选更能促进事业发展、更能增加经济效益增长点、更能吸引公众眼球的项目迅速上马,所以这几年除了必须常规上马的党史大事记、党史正本外,我们很快把一年一鉴的《夏邑县年鉴》推了出来,原来有些同志跟我说,县级一年一鉴太麻烦了,没必要。我当时就认定一条,年鉴必须是一年一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现在看来这个项目是很对路的。它的上马带动了党史大事记、党史正本其它项目的实施,弥补了办公室经费的不足。二是注重编研创新。我们人员少,业务也不算精,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水平去打磨。怎么办?我想必须是借鉴外地经验,借助先进的框架体例,结合我们县情取长补短。在年鉴的编排上,我们提出“让政府走近民众,让年鉴走入市场”的口号,在年鉴框架体例上实现大胆创新和改革,增强年鉴功能和特色。我们把最近几届获得全国年鉴奖励的县级年鉴买了几本,准备进行专门的研究,那可是“跟着鲁班学木匠”,编研理论的创新势必大大提高我们年鉴的品位。三是注重经营创新。这几年我们与文化公司联手经营,彻底改变了“编书靠财政、更要靠发行”的被动经营模式,不要政府的投入,书不卖反而送,只抓广告赞助性收入,其经营收入不仅解决了编印成本还为其它的经营品种提供了经费保障,我们经营收入连续几年都超过了政府的当年财政拨款,年鉴单个项目就没有要财政一分一文,是走的完全市场化之路。四是注重发行创新。我们的发行理念就是实行免费超量发行,通过发行创造年鉴市场,通过市场赢得两个效益。我们办公室原来出版一部书籍往往只印刷500-800册左右,市场上占有率低,影响力小。从去年起我们逐步加大发行量,并且实现免费发行,去年发了1000册,今年发了1500册,基层反映相当好,明年我们准备把年鉴的发行量扩大到3000册,后年达到10000册,全面覆盖宾馆、饭店、码头、车站、企业和娱乐性公共场所,让每个下榻夏邑县宾馆的游客和外地人都能通过《夏邑县年鉴》了解夏邑县。让夏邑县老百姓都知道这本书是政府每年都要赠送的文化公益品,是必备的工具书和信息百科书。
主要参考资料:
1、党的十七大报告;
2、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会上的学习报告;
3、常德市史志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摘要;
4、《中共夏邑党史资料选编》。
中共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技术支持:商丘亿博网络有限公司